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化民成俗,孜孜永续。6月16日,受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国学堂的邀请,“全球读经教育第一人”王财贵教授到我校主讲了“‘全民读经 论语一百’城市巡回公益讲座”。讲座在我校育才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我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近600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资深教授、宗法与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学堂事务委员会委员钱宗范先生主持。
讲座在文学院2011级国学班学子韵味悠长的《礼记·礼运(大同篇)》吟诵中拉开帷幕。王财贵教授在讲座中阐述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特征,他指出,中国文化是人类的精髓,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予以传承。他从教育背景、教育改革和如何教育三个方面进一步讲解。他认为,近百年来,我们国家对中华文化经典的阅读和学习重视不够,造成当代人疏远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育改革方面,他指出语文教育改革的六个关键词:时机、内容、方法。即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法,教适当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性。13岁是教育的一条分界线,王教授还提出了“酝酿”一词。他认为,13岁前,孩子以吸收为主,这时,孩子记忆力最好,所以要教他读经,培养他的性情、品德和美感;13岁后,以理解为主,主要是输出,因为13岁前他已经有了很好的储备和“酝酿”。在讲述如何教育时,王教授表示,教育应始于生命孕育时,即胎教。胎儿最好的教育,就是倾听两种丰富和优雅的声音:一是大自然的声音,二是真正的音乐。真正的音乐是发自人心、为天地自然而生的音乐,它代表天地和人性。孩子3岁前,我们只管保护他,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保护幼儿的方法,一是听真正的音乐,二是诵读经典。在诵读经典的同时开始认字,不要问其懂不懂,因为到他懂时才教,已经晚了。本次讲座不仅提高了我校师生和桂林市民对中华文化经典传诵的认识,还为桂林市民和我校师生推动中华文化经典在桂林的传诵搭建了更为高端的交流平台,得到广大师生和桂林市民的一致好评和肯定。他们一致认为传诵中华文化经典,是激发文化自觉和自信、凝聚中国力量和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不仅对孩子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当天下午,主办方还在育才校区“红豆咖啡”举办了“读经教育与国学推广座谈会”,王财贵教授应邀出席。我校原校长、文学院资深教授、国学堂专家委员会主任张葆全先生担任主持。王财贵教授在桂林期间,还观摩了桂海碑林,参观了我校雁山校区、王城校区、出版社、卓然小学等。
据悉,王财贵教授是全球读经教育推广第一人,曾师事隐者掌牧民先生、书法家王凯和先生,是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的入室弟子。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鹅湖月刊社主编、社长,华山讲堂读经推广中心主任、华山书院院长、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董事长。1994年,王财贵教授发起“儿童读经”教育运动,十几年来,在中国、东南亚、美国、欧洲、澳洲等地演讲1000多场,掀起了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风潮。
(校教育发展基金会 校国学堂)
王财贵教授“全民读经,论语一百”公益讲座现场
钱宗范教授主持“全民读经,论语一百”公益讲座
我校文学院2011级国学班学子韵味悠长的《礼记•礼运(大同篇)》吟诵
王财贵教授在主讲“全民读经,论语一百”公益讲座
张葆全教授主持读经教育与国学推广座谈会
“读经教育与国学推广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