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友成“常青义教”高级研修班在我校开班造血型支教模式将推向全国(图文)
7月11日上午,由我校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1首期友成常青义教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暨友成桂林志愿者驿站成立大会在我校图书馆一楼多功能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期高级研修班将持续一周的时间,结束后,学员们将回到各自所在地,进行“常青义教”项目的开展和推进活动,城市优秀退休教师下乡造血型支教模式继广西试点成功后即将推向全国。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我校副校长陈洪江教授、自治区教育厅师范处副处长张坚等领导嘉宾和来自广西、云南、山西、内蒙古、辽宁、河北、湖北、重庆全国8个省市政府教育部门、学校、NGO组织、关注公益的企业、媒体代表等出席了大会。
“常青义教”是由友成基金会发起、依托友成志愿者驿站的平台,组织城市优秀退休教师以志愿者身份到贫困地区学校提升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的公益支教服务项目。“常青义教”的支教主体为退休教师,面向贫困地区学校老师和校长,不仅“输血”更重“造血”,促进学校自身教师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经过广西巴马、马山、田东等多个项目点累计一年多的试点工作,“常青义教”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社会影响。在今年5月的常青义教研讨会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室杨银付主任指出,“常青义教”以调动退休教师资源下乡支教的社会创新方法使贫困地区学校与城市共享优秀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推广模式。本次高研班的举办正是基于这些基本的情况,针对有志于准备在各地复制与推广“常青义教”模式的人士,共同探讨和完善该项目的知识体系,培养新公益人才,推动常青义教项目的发展。
随着“2011首期友成常青义教高级研修班”的开班,“友成桂林志愿者驿站”也同时揭牌成立。此驿站是友成基金会与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携手搭建,将为“常青义教”项目在桂林地区开展提供支持。
在开班仪式上,陈洪江副校长代表我校对2011首期友成常青义教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暨友成桂林驿站大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各位志愿者、研修班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陈副校长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概况和我校基金会在服务广西教育发展与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情况,明年将迎来我校建校80周年,他希望我校以建校80周年为契机,以常青义教为依托,扩大和深化与我校基金会在管理、运作、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也希望教育、媒体、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推进广西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广西的教育公平,并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在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中,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友成大学(筹)校长汤敏博士将做《新时期、新需求、新人才》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奥运志愿者培训专家、北京惠泽人志愿发展中心理事长翟雁女士做《志愿服务在中国》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听取讲座后,学员们将进行广泛和深入讨论,并实地考察桂林永福和阳朔兴坪镇的拟开展项目学校,进一步激发在校青年学生和老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热情。
此次研讨会的举行和友成桂林志愿者驿站的成立有助于“常青义教”项目在桂林地区的开展,并培养更多创新型公益人才,惠及更多的乡村地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宣传部 张婷婷 教育发展基金会赵森
与会嘉宾共同为“友成桂林志愿者驿站”揭牌
汤敏博士为研修班授旗
我校副校长陈洪江教授致欢迎辞
汤敏博士讲话
与会人员观看常青义教宣传短片
会议现场